4月16日,中冶筑炉工程技术中心揭牌仪式暨2025年学术交流会在中国一冶召开。中国中冶科技部部长郭文彩,中国一冶总经理、党委副书记王健共同为中冶筑炉工程技术中心揭牌。
郭文彩指出中国中冶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,当前处于再转型再升级的关键时期,正在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转型升级。近年来,中国一冶锚定“一创两最五强”奋斗目标,打造具有超强核心竞争力的冶金建设运营最佳整体方案提供者,在管理创新、模式创新、科技创新、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和突破性进展。他对中冶筑炉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。
一是高度重视工程中心的建设工作。要明确职责和功能定位,搭建中心组织架构,建立集约高效的中心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;要进一步夯实科技投入,真研发、真投入,有侧重地、科学合理地配置中心科研经费,保障中心健康运行和有序发展。
二是加快构建筑炉领域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。在高端耐材研制方面,始终以国际领先为目标,持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不定形耐火材料新产品;在筑炉工艺和装备方面,努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化、全方位、一站式的服务和全面的解决方案,打造全产业链、全方位的整合能力。
三是注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。探索边研究、边开发、边应用的模式,在研究过程中与工程履约、市场开发深度合作,推动研发团队进驻生产一线,尽快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业务发展优势。
四是加快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。工程中心要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、各成员单位之间加强科研合作、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,通过柔性引进、揭榜挂帅、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,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、涵盖筑炉耐材、工艺、装备、运维各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。
王健在致辞中表示,中冶筑炉工程技术中心自成立以来,瞄准国内外炉窑领域先进技术,重点开展了“焦化工程绿色及智能化建造工程关键技术”“各种工业炉窑高效及长寿化检修技术”“新型耐火材料”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,逐步形成了以中冶技术中心为依托,以冶金市场发展为导向,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,积极将科技成果应用于施工生产,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希望与会专家建言献策,交流最新施工经验与科技成果,共同促进筑炉工程技术中心的发展。
会议期间,与会专家参观了中冶筑炉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基地,并就耐火材料及筑炉学术前沿、材料制造、施工工艺技术及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交流,围绕“7.63米焦炉热工性能测试与优化”“炼焦新技术及砌筑技术展望”“炼铁砌筑工程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”“石灰窑耐材技术”等课题开展深入探讨,分析了焦炉热效率变化及环保指标波动,分享了焦炉定制化技术、新型耐材应用、智能化砌筑等前沿技术,为焦炉、高炉等炉窑行业高效节能及绿色发展提供思路。
在汉期间,郭文彩一行到武建院调研,参观了中冶耐火材料检测中心,详细了解标准制定和检测工作开展情况。
中国一冶领导田国清主持会议,中国中冶科技部、武汉科技大学、宝武中央研究院武钢分院、上海宝冶、中冶赛迪、中国五冶、中冶焦耐、中国一冶等单位的筑炉工程领域专家及筑炉工程领域技术人员共51人参加会议。